國考:讀書之外的休閒

台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殺去史博館玩,我真的覺得志工超級重要的。
  史博館的可愛志工,我愛妳(你)們!


有人一定會說讀了那麼多書,平常累個半死,到底要怎麼辦?




事實上我從很多時候都不算是個標準考生,畢竟我過不了每天9小時以上的讀書生活,我自己很清楚,強制轉換心情,就是去玩、去逛。東部、中部、北部都有去過,只差南部我沒機會去。

不同地域的差別

台北有很多博物館、展覽,也有文創園區,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實戰場域,如果你有可能考上文化行政,未來你就是會碰到辦活動、寫文案、邀請廠商或老師等等,甚至就是寫公文。你未來有可能就是個場地管理者,所以這時候,你看展覽,千萬不要只用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

因為用一個觀眾的角度寫,通常只在意自己的滿意度和偏好,很容易忘記政策是什麼。也許覺得這個展很無趣,可是對在地人而言,這搞不好是有重大意義的。

也許在其他縣市,文教設施也許不如你意,藝文活動就是沒那麼多,也許地方人脈會希望辦個有「賺頭」的活動,例行性的活動又少不了,假設是在某些特定地區,歲時節慶放假的時間都不一樣,這又呈現不同的地域特徵。一開始不能急,而且政府的首長或地方勢力也不一定會把你或你的專業放在眼中,因為那不會賺錢。

所以當你碰到一個在觀光或休閒不滿意的狀況,第一個是要想辦法改變,例如交通可能造成遊玩的障礙,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彌補?接駁車?票劵優惠?

嘗試寫出分析

報章雜誌會有一些批評文化政策的文章,例如XX縣的XXX縣長為了XXX拆了XXX,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內部機關的想法有些時候不只是因為腦殘才做出某種決定,搞不好很多時候底下暗濤洶湧,別忘記了政治人類學,有關權力的行使、認同和再製都不是一兩天就能夠解決的。

例如我上次提到的同質化問題,有沒有一些可以思考的方向,有沒有A辦B就一定得辦的想法?你能夠說服長官嗎?若你是執行者,除了說服業者有產值,還有沒有交通、食宿、在地特色或資源的融合?有沒有永續?有沒有性別意識?有沒有照顧弱勢?光是這些面向,你就有得煩了。

當然,如果你已經研究過案例,嫌政府腦殘,其實自己跳下來做會發現政府更腦殘的話,我認為還是不要吃公家飯會比較好,搞不好做政府包案會比較賺也說不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