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跑去現場看過了,重點是感受現場的真實氣氛,我沒辦法待太久,我還得乖乖假日值班,沒體力搞耐力戰。最近的網路洗板,讓我深深感覺到,民主不僅得來不易,連資訊的過濾都要極度花時間。
服貿對文化的影響,這些似乎還看不清楚,所以之前在苦勞網就已經有資料(連結請點此),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也在臉書放出訊息(連結請點此),到底服貿時代會如何影響文化?
雖然很多資料都在備份(如公聽會資料),我發現我多半會一直看,然後要深度思考,更加須要挖掘背後的立場,實務的熟悉程度雖然不多,我不是很有能力的人,不過我自己先歸納出幾個我認為大的問題。
一、政經從來都綁在一起,香港的生活品質和CEPA條文的簽訂可以是文化衝擊研究的參考資料。可參與的藝文活動變多,不代表文化上就比較豐足,量化指標的標準恐怕在研究上要更謹慎。
二、我上面說的文化範圍,不是只有藝文、文化資產或大眾流行文化活動,包括生活的品質,甚至是心理上的不安或不自由。這東西無法明白評估,言論審查、教育制度或課本也許是很好的照妖鏡。現在不就有網路謠言說要封殺某些個歌手嗎?
三、曾經和某個人討論未來的公務員是否都會換成對岸的長官,是否更加限縮自由的程度,加深自我審查,我不敢斷言會或不會。我們有多少籌碼可以跳脫這個困境,老實說我真的不知道,資訊量和判斷量,我都不足夠。
四、臺灣的原住民,為了很多實質的因素,我們努力地保存這些人的文化(不論有人會認為是假惺惺地作態或保障人權或是很簡單的多元文化觀),目前我在看的想想臺灣這份資料。可是在共產黨統治下,看到了藏人自焚和車站砍殺的事件,我很難相信原住民的文化傳承到最後不會被弱化或犧牲。
搞不好未來就會走向實質的統一,我們再也不會有如此自由的聲音。但我們也有可能再度因為種種的因素,經過流血或犧牲,再次成為新的國家。在未來十年,希望我能活到那個時候,好好驗證我今日所記述的這些文字。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