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問題:你的困境到底在哪裡?

有位考生來問我,我有問他的背景,我問的問題大概都是這樣,你考了幾次?你有多認真考?你覺得考試的準備過程有沒有問題?

老實說用這種問題面對其他人生的部份也是一樣的,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他的說法是幾乎沒在認真,考了幾次還是沒考上,有在工作,但因為工作時間長,所以很難專心唸得下書。
自己是屬於讀久就會累,尤其是看到某些很理論性的東西,真的很容易魂歸天外,問我到底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不好回,理由是每個人讀書的狀況、時間和衝刺度都非常個人化,除非我變成客製化服務,不然你只花一兩個小時問我,我沒有什麼好解答,只能說說經驗談。


一、我自己考上的那次,其實根本也沒預感可以考上


出來考場還在碎碎念,我哪一題應該沒寫好。只能說看到分數我有點意外,事後解釋大概就是:題目和我準備的方向有高度重複,還有個人經驗引爆我寫題目的梗,然後剛好對上閱卷老師的胃,除了非常搞怪的題目或名詞解釋,大概都可以拆解的出方向。

以上其實都是有點馬後砲成份。若說我不小心猜中也是事實,總之資訊蒐集一直是考試中的養成習慣,每個人的管道都多少不一樣,我能公開或確定的基本上都在網誌上和大家有說明,用google大神都找得到。

如果錄取率就是百分之個位數,你怎麼能期待你一定就會上?我從未認定我自身必定會考上,奇蹟要發生才有價值,我能做的只有考上。失敗了也很正常,你什麼時候會產生一定會成功的錯覺?至少以我的個性,我辦不到。

他說我超適合開班授課,不過我覺得真的沒有必要~頂多就是用google等視訊軟體回答大家的問題,只不過真的要開,我大概會先找個面具掩飾我的身分先。

問題是哪有人要看呀?我算什麼咖?還不如各位去找看看調查研究報告吧。

二、差五分和差一分都是一樣的,還是年底或明年再見

我有設定停損點,真的不行趕快去找工作。資源不該浪費在考試上,還是乖乖挑戰別的東西。否則33歲考到35歲還考不上,中間還能夠做什麼,我覺得這勢必是需要思考的事情。

我覺得有出過一陣子社會的人來做公務員會比較好,至少不會像我這種菜鳥老是被人追著打。經驗和知識上的弱勢外,很多時候的脫節是不能單靠一個人彌補的。

不過我其實更想問的事情,大概是考這些科目的意義在於何處?工作時真的有運用到嗎?而且一個行政人員的道德又是什麼?甚至連公務員對待公務員都不怎麼有道德的時候,該怎麼辦?

三、不好玩的理論,只好讓他好玩

畢竟我的前一個職業是老師,總有點職業病,開始想如果我要上課我要怎樣上?如何引導一個超級藝術大外行的人認識「什麼是藝術」?

言簡意賅又不能過度省略,所以我只挑重點講,自己製作簡單投影片,或者做想像訓練,自己站在講台上會碰到誰,就用對誰的口氣講。碰到老一輩的可以用台語,小朋友要幼幼班等級的裝可愛。

四、對我來說什麼是重點?

課本篇幅多的基本上就是重點。我看美術史綱,哪個人用的頁數最多,基本上我就會先圈起來。國考題目也能看出方向,太過爭議性的幾乎都不會考,有些類別根本不太考,我記得某年考雕塑,考完後就聽到教室中此起彼落的歎息聲,那題我雖然沒有準備,不過用美術史常識來掰的方向,我猜還算正確,分數也有筆墨辛苦分。

常出的題目會考的機率也不小,老題目要複習,考科的某些年代,例如1945年後的某些部分我就自動省略。還有人說現在沒解嚴,請問你說的是制度的解嚴還是人心的解嚴?臺灣民主化進程和國民認同問題我猜大概也很難考。

五、知道自己的強弱科對我來說很重要

弱科複習的時間和次數都要相對多,所以自己要記得記錄。

雖然說我現在讀書時間也很壓縮,不過基本上也和大家共同努力,想考的不要放棄,不想考的也不要在意,我不認為人生只有一條路,否則我繼續考老師也沒有錯,也不必賭著那百分之個位數機率去考公務員。

考上的也不一定要終生待,畢竟人生選擇還很多,努力都是一定要的,畢竟出社會也是更能增進自己實力的方法之一,怎麼說服別人都還要學習。



最後的結論是:你能控制的大概也只有自己。願大家都能愛你所愛,選你所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