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保護:藍盾計畫(Blue Shield)、非法運送文物和教科文組織微博

網路資源很多,查一些我自己覺得比較有趣的東西。



圖片來源自教科文組織網站。

以上是用skitch剪下來的東西,我原本以為這個小程式只是剪圖而已,後來上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尋找藍盾計畫的時候,把網頁剪下來,提醒自己要記得找相關的資料。原來這個藍盾計畫是因應海牙公約,這個公約基本上是因應武裝衝突時的各種狀態,希望簽署公約的國家遵守某些規則,尤其是在衝突中的文化遺產很容易遭人毀損,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就是實例。

對文化資產(外國可能叫做文化財)的攻擊,這一類的人為災害是更加難以預測,提升相關人員的認知並提早因應在各種戰爭(包含空戰、陸戰和海戰)情形下,如何保護文化資產,這確實需要較特殊的知識。再加上這次烏俄戰爭下,回頭看自己受到的教育,遷出或現地保護文物的知識顯得欠缺,尤其是很多臺灣人不一定認知道現在仍處於戰爭狀態,如何讓文資局推廣相關概念和實務操作可說是當務之急。

國際藍盾委員會(ICBS)就是一個可以較強力介入武裝衝突時文資保護的組織,有點像紅十字會,建物可畫上藍盾來作為識別標誌。很多國際組織,我每次背首字縮寫都很痛苦,只要找到全文我就比較放心,所以我就用方框圈起來。至於臺灣對武裝衝突下的文化資產有沒有心理準備?更不用說要是遺產是無形的,又該怎麼辦?

補充更新(2022/03/19):如果烏克蘭和俄國的戰爭能夠讓大家關心文物的運送和軍事衝突下的保護問題,當然是很好,臺灣很幸運能經由一系列的社會運動躲過政經統合的問題,但在我有生之年會不會還會爆發,這個無法預測。

就像沒人能夠預知什麼時候會有大戰,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先把該有的準備好,流程確定,實際演練,實務上真的發生才不會受到太過度的衝擊。



另外就是聯合國的1970年,有個「禁止及防止文化資產非法輸入、輸出及所有權轉移方法公約」,這個標誌可以看到手和文化資產,這還算很好記,不過名字就很難記。這個公約和文物的取得,同時涉及到博物館和蒐藏倫理,和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子法之一:國寶級重要古物出進口作業要點有關。不過這個公約也和所謂殖民時期被不當佔有的文物返還有關,畢竟殖民時期藉由不對等權力關係運作下,可能以詐騙或不對等代價得到的物件,是否可以回歸原社群,這又是另一個討論戰。


另外,大陸的微博也有教科文組織的政府版官方網站,我看了實在很羨慕,雖然都是簡體文,不過起碼比看到英文好多了。不過政府版大概和臺灣的官方網站意義是一樣的吧?

後來我翻了一下,有新任大使與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的合照,我想應該是真的。不過網路上好像有點吃豆腐的感覺,明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都有了,為什麼我用google搜尋,居然還有個微博臺灣站?

這兩邊的貼文性質有點不同,不過臺灣的名字被使用,真的是非同小可。畢竟什麼時候來個臺灣?而且網址還有tw,點進去之後又不見臺灣兩字,我真懷疑我見到鬼。不過臺灣這兩個字,一直是一個爆點,到現在都一直沒有解決。

如果對藍盾有興趣,可以找榮芳杰老師的文章:從「藍盾計畫」到災害管理:國際間文化資產的風險準備意識與行動,感謝各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