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藝術被介入─文化資產與藝術創作的拉鋸

我最近的發文密度好像有點高,大概是因為想講的話太多。

我常常在想職業風險這個問題,這時候這個演講舉辦深得我心,再加上到了現場,你可以真實地和觀眾互動,所以我就衝了。




入口海報
文資與藝術創作的拉鋸


這個小小的講座主題提到了台北機廠,還有回朔到歷史之心,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到現在的桃園地景藝術節上面,藝術和文化資產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藝術家覺得無辜,主管單位被罵死,公務人員無所適從,民眾覺得被騷擾或不被重視,這個講座從遠景講到近景我覺得挺清楚。只不過邀請不到藝術家、公部門人員、甚至是文化資產從業人員,有點可惜。



我建議大家先聽網路的播放,不到現場也可以看。

我歸納了幾點想法。

創作真的很自由嗎?

首先是政府邀請藝術家,有可能是美化,也有可能是掩飾,總之藝術家根本不是事件的主導者,要不要辦藝術節,藝術家頂多就是投標或不投標(但別忘了藝術家還要求生,搞不好很多人是接案為生的),但是藝術家可能因為政府及主導人員不正確的資訊提供,所以導致藝術家做出錯誤判斷,更承受著超過必要程度的壓力。

再來是政府,城市行銷很常使用藝術節作為一種手段,他可以宣傳政績,同時給大家奇觀的驚奇,由於實在太好用,所以很多城市都在發生OO節。全球經濟問題下,藝術家越來越弱勢,為了資源,接受公共委託作為生存手段。如果官方委託,結果創作卻受到自覺或不自覺的壓抑,缺少歷史脈絡、美學和批判性。快速的發錢,一個節就辦完,然後有什麼效果?

有很多人想要投標,招標文件就這樣寫,簽約了之後,承辦的藝術家就幫你作好,可是沒人看到這裡有哪裡不對。藝術家可以和發包的單位抗議說損害文化資產價值嗎?策展公司就乖乖照做就好,講那麼多是幹嘛?更糟糕的事情是,藝術家和策展公司展完了,才發現用的材料根本不可逆,卻直接傷害了文化資產。

再加上文創和商業化,一堆東西變成要有商業用途,可以創造更多商機和工作機會(這點老是會被立委和議員刁,怎麼沒有產值?數字在哪裡?所以政府都追求數字),同時建立城市頗有歷史感和深度,還有國際形象,大造博物館,舉辦設計之都,但是我又思考到花博,的確看起來很成功,不過我住在台北市的朋友說,他也不會因為這樣多買幾盆花,因為太窮了買不起。

公民團體的努力

這次鐵道文化協會相關團體,還有地方的居民,其實都注意到這次政府舉辦的鐵道文化節,有些資料鐵道迷蒐集了N年,藝術家就只能花半年做完,其實深度不夠,讓不少資深鐵道迷抗議。這些人的抗議讓有些人注意和反省,政府人員可以做什麼?

會後有些當地居民發言,針對參與的部分也有提出建議,我抬頭一看,面孔都很年輕。這些人知道如果這塊地被政府大力主導成商業區,就算有利益,也都和自己無關,同時有很長久的時間,身邊有這麼好的文化資產,大家居然都不知道,老實說有點遺憾。

這些人是未來保存文化資產的生力軍,藝術節當然可以讓這些居民幫忙,作為志工或部分時薪人員,不要讓這些在地居民有著「與我無關的態度」,否則有一天真的文資指定後出事,很多時候遠水可救不了近火。

政府的態度?

其實政府對專業人員的任用限制太大,比如說這次的事情,可能是根本搞錯順序,該區作調查時,有沒有請文資或博物館的專業人員查看,搬動了某個物件,是不是就消失了文化的脈絡。

比如說你把椅子搬走,這個平凡無奇的動作,可能導致以前的員工的生活日常消失。員工為什麼坐在這裡?這個椅子是這區專用的嗎?它有沒有替換或整修過?這個椅子有沒有特殊的作法?它在鐵路維修的流程中有沒有重要性?

這個部份政府官員,如果沒有任何概念,找個承辦人,找人來看一下就結束,招標文件當然會有開會審查,但是中間的過程可能不夠細膩,調查研究不夠,程序整個弄錯,藝術節不應該先做,你開放了這塊區域,民眾固然可以進來,很好。可是沒有更精細的調查前,文化局真的可以開放嗎?政府到底是做太多還是做太少?

問的更多一點?誰的鐵道藝術節?對象是誰?都市更新案又扯到文化局?台鐵為什麼要民營化?賣地到底是因為負債累累還是資源錯置?新自由主義下的政治治理有沒有問題?

洪致文老師覺得文化局沒有文化才辦文化節,然後投標廠商每年都不一樣,所以耆老訪問每年都一樣,通通沒有累積,這是賺錢好生意,但是往往是一次性的破壞。

地景藝術節原本有美意,結果被認為是塗脂抹粉,這些讓不少人感到遺憾,聽完了之後,我覺得文化資產沒有受害者這一點,這讓人較無感,同時要入行的時候,我認為要記住,你有可能導致了文化資產了毀壞,但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真的很容易在上級命令下,成為某種共犯結構的一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