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歲末年終檢討心得二

老實說上次出了第一次,剩下的問題更多,尤其是最近期所謂的網路、文創鬧開了之後,把我想說的事情打亂了方向,我想從組織、文化或這個文化行政類科來想。



七、撞牆的文資?

文化行政能考上的人,基本上文史哲類科應該不少,可是我真的有一點納悶,為什麼把書籍出版和古蹟修復都可以歸給同一個類科去做,就專業分工來講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畢竟這兩件事情我不認為有共通性,真的要認真思考把文化行政的文資修復單獨出來,才不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亦或我們雖然有古蹟修復的相關科系,那我很想知道這些人能夠進入國家體系來參與古蹟修復,這些人都跑到哪裡去了?我某次在某研討會現場聽到不少老匠師或民間團體抗議,為什麼非要匠師配合哪位建築師,還有現在培訓的人員和行政人員都沒有現場修復實務的概念等等問題,老實說我也有點尷尬。

如果說行政人員等於是有這個資格涉入文資修復的某個層面,但沒這個能力溝通甚至是不清楚實務,那又有辦法辨認?當然也是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因為忙在奇妙的KPI上面。人力不足,每天又忙,看到有文資可以動員大家守護,心裡好生羨慕,像洪範宮這種還可以24小時請人看顧,真是幸福的文化資產呀。

主動去溝通和納入鼓勵也是牛步,也難怪保安宮要拒絕領取獎項了。錦上添花撿尾刀有,實際來輔助動作又太慢,十二年後才想到會不會太遲了點?同時有些文資代表在某些研討會的現場也有反映不知道找誰求助的問題,這點也是超級尷尬。

還有最近的新舞臺更是讓我混亂,標準到底在哪邊呀,接下來文資法修正,能夠把文化景觀的相關規定處理的更細緻?臺灣當然也可以有些新的想法,不過要法制化之前,我想還有很多可以做的,至少公開,讓更多人參與這個概念的辯論。

另外超出常規外的文化資產如何保存?在這個快速變遷下的社會,也許有一天古早的水井會消失,甚至是某個重大的歷史現場是在路燈下發生的,那算是什麼類型的文化資產?

最好的狀況是「保存已知,發現未知」,就算我未來脫離文化行政了,我想這也是一個未來我檢驗文資等政策的一個座標吧。雖然它有可能會到處變動就是。

八、新型態的溝通模式

各位有去追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FB嗎?頗有趣的東西都在上面耶~



來源網頁請點這裡~

非常的有趣,只可惜現在的政府比較沒有視覺化資訊圖表(Inforgraphic)的概念,讓最重要的資訊用視覺呈現,至少連我這個看不懂英文的人都曉得,有關伊拉克遺產的維安行動,有哪幾個步驟,至少五個,從溝通和提升關注、召集、監控、訓練、評定受損及修復,我想政府體系比較不擅長的事情是關注,日後這是可以改進的重點。聯合報目前有試圖改變一些呈現方式,至少可以做個實例。

尤其是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改變,上網時數爆炸多,我最近還在看網路使我們變笨和鄉民來了之類的書籍,這不也是一種新型態的載體?我們是不是也須要花一點時間研究它,承認這樣的文化存在,而非汙名化一律成為網軍呢?

不過國家現在的財源...(囧),加上文化部的理想砂糖溶於水看來不是太成功,很多和文化有關的事務,就變成了其實和文化部無關,其實我認為還是有關係的,例如藝文教育等認同問題,誰要揭瘡疤呢?

另外,資源不多,我真的很擔心無限制地壓榨人力,連我身邊一個約聘僱人員都感覺不妙,明明做的事情一樣卻不加薪,人力吃緊也不聘人,到底怎麼回事呢?


先寫到這裡,我想這也是考試前我的一點整理和回顧。然後聶影娘的事情又讓一堆人開砲國發會,唉...。這就請各為自己找新聞啦...

會不會有第三集我不知道不過應該不會有人想看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