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博物館的實例:資料不收錢讓你免費玩!?

我對於其他博物館怎麼想並不清楚,國外美術館首先將館藏數位化上網站,甚至開始讓民眾自行下載高解析度圖片,混搭拼貼可以自製卡片外,更不用說還有商品製作比賽...


荷蘭國家博物館網址請點樓下:
https://www.rijksmuseum.nl/en

故宮的網頁比起荷蘭的網站還更不方便找到經典藏品,和其他藏品的連結也相對弱,荷蘭的網站狠的是連作品的顏色都列出來,相似色的作品也都有。幾乎是以藏品主導頁面的呈現,我猜也和網路世代看圖的傾向有關。

我猜館方看到了網路時代的優點(強或弱連結都有可能),所以並沒有把畫作直接分享,當作是大花拍攝或保存成本的缺點,如果妳可以點擊或收藏某些作品,並且吸引你的朋友來看,甚至是原畫看不夠,也可以下載原圖。不僅創造線上流量(某種新的kpi...),同時透過線上分享,你可以看到你的朋友對某些作品有興趣,反而會牽引著自己看原本沒有看過的作品。

最重要的事情是,網站大家可以自己登錄,像我這種外國人也可以,而且若是不太懂英文,光看畫作其實也頗有樂趣。我的另外一種想法是,其實有很多真品並沒有機會展出,透過曝光,增加來客率或使用藏品的機率(尤其是國際旅客),來抵銷將藏品太久沒展出或利用的成本。



臺灣?我想故宮之類的都要收取費用,我不曉得故宮有沒有勇氣把官網的某些圖片開放下載高清檔案,雖然故宮已經有加入google的計畫,線上也能探險館所,不過我更加希望,能透過部分作品的釋出,帶動國內外對故宮網站的探索,不僅是旅客上昇,而且讓網路的力量,讓更多未來或遠方的人群來探索。我自己大概會毫不猶豫地使用原始圖片作教學用途。

去登錄後下載了某個作品,我嚇死了,心想怎麼那麼清晰....大家可以自己下載來看。原圖我就不放。



這個作品是倒牛奶的女人,維梅爾先生的作品,這害我想到某人投書說藝術仿製畫傷害藝術教育的新聞。but...那我現在只是分享,應該沒傷害到藝術家吧。在影片訪談中的主任我很喜歡,他說了我們只保存這些作品,不擁有這些作品之類的話,這是一種臺灣學不來的態度。

不過我的初衷,只是要告訴大家下載這個畫有多清晰,我記得我放大來看,還可以看到畫作顏料的龜裂,真的有夠誇張。

大家會不會因此更想去本館呢?我想是我會更願意...

故宮也有類似運用館藏的作品發表和開放參與(http://www.npm.gov.tw/digital/index5_3_ch.html),但就分享上,故宮就相對較弱了。

最後,每年的商品設計大獎得獎作品就放在下面的小短片內,很有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