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最近的電影呀

懶病復發沒做什麼好事,但是一連串文創的施政爭議,對我來說是非常明顯的考點。



在近期松菸、地震和豪雨不斷的慘況(?),很多文史工作者看來很焦急,但卻無力感又生。除了古蹟是很敏感又一去不回頭之外,我們到底要有怎樣的文化政策?民眾如何涉入或發聲去改變政治資源不平等的狀況?補助爭議又該怎麼解決?

最近的侯孝賢導演獲頒勳章,報導指出,「有文化就能創作,出來的就是了,不是用這個名詞,那是騙人的啦!」,我對這種發言內容一點也不意外。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其實是因為,藝文圈的認知,是比較接近先努力做出作品、找贊助,能不能成功賺錢,有時候不見得是優先考量,侯導就是發片,雲門就是舞碼。國內文化環境未養成付費和投資贊助習慣是一回事,有很多新生團體也在努力找出路,近期的某音樂劇就因為新風格的劇本,演出風評很好網路瘋傳,票房口碑都很好,符合一般年輕人的脾胃。

這些藝文人士或團體不會一開始就定義什麼是「文創」,對有些人來說,那是有點政治正確的用語,申請補助的時候好寫,對於製作費用的求取、票房的好壞,不一定有幫助。電影的跨國資金匯聚是常態,臺灣國發會想參一腳,結果評估時完全押錯邊,近來發言惹議之外,補助到哪邊去也會有議員質疑。更不用說臺灣自製電影,反而可能會受到廠商利益驅動下,反而被砍了國片場次。

文創本來就很難評估金錢收益外的邊際效益,你要怎麼去評估聶影娘得獎後對台灣的電影製作募款能力有沒有幫助?甚至跑出個聶影娘公園?又不巧的官員說出了「沒和週邊產業結合」之類的話,引爆某些人的怒氣,不是所有電影都能和侏儸紀公園那樣搞,說穿了就是手段變成了目的。如果說侯導讓工作劇組多半是臺灣人,場地多半留在台灣拍攝,多數人可以學習更好的技術,這樣子就不代表任何收益的話,那我也只能說過於短視了點。當然也有可能補助了侯導又沒得獎,不過這樣會引起比較小的爭議嗎,我是比較好奇這一點。

最近批踢踢神人文章又說明,「如表演藝術科每個同仁都是幾百小時的加班時數懸在那兒」,以我的經驗來說這不會離事實太遠。真的不要小看馬拉松式的暑假活動旺季,四五月的時候根本就是不停地趕趕趕,而且文化局因為人力預算基本上本來就弱勢,很多館舍都是校長兼撞鐘,東西除了以採購案方式舉辦外,行政事務多到炸掉,千萬不要以為假日可以很悠閒,更不用說實務上面臨改革的速度不怎樣快的問題。

任何法規制定,除了時間外,加上各單位立場不同都需要溝通協調,當然越上層的越有認知會比較好外,基層如我我還是覺得自己能力有待加強,還是更想要多接觸實務,路線是一定要選擇的。

希望到下一年,文化工作者的薪水能多些,文化資產能保護得更好,更多人注意自己的文化生活和政府施政息息相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