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歲末年終檢討心得三:認同、兩岸和文化的問題_


為什麼我會拿到呢?ㄎㄎ...




總算來到一年過了一半多的日子,但是我的檢討報告應該到這邊就沒了,實際上是因為犯蠢偷懶加一堆事情,原本預計要寫的事情應該是文化因素上有沒有可能造成認同問題的想法。

最近反課綱事件越演越烈,再加上現在的資料已經比較完整,無論是反對或贊成的立場都已經攤牌了,我覺得可以比較容易表達我自己的思考。

我之前的檢討報告有稍微提到國族認同,應該說這在318的時候就已經很清楚,很多人是擔心以商逼政,造成的最後結果就是最終走向統一,這我只能說全球化貿易下很不可免地讓資金容易移動,人才也不願意屈就之下,當然會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去想辦法賺錢。

我知道的一些人已經跑過去,而且有些還真的推出一些作品,加上網路時代很方便,很多東西的交流,慢慢有深度地增加,文化產業很自然地也會有資金或技術等合作,侯導就是個例子。可是是否有統戰意味?我只能說中國因素增加,以中國以黨領政的性格和最近看到的文件,我只能說不能說完全沒可能,尤其是文化的軟性交流很難拒絕的情況下,博物館和對岸文化機構的交流能夠免除嗎?有多少展演是透過兩岸交流而來的?

我們臺灣內部年輕一代,自身的主體性越來越想要保持原有的民主環境,越想要知道過去和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看看陳澄波也相當緊張就知道哪邊怪怪的),臺灣史在課程壓力和編排下本來就偏弱,我的臺灣史都是後來死讀硬看的。然而面對中國因素涉入的情況,不樂見有統一思想或背景的人士進入課綱領域,加上過程的瑕疵都沒有好好處理,最終引發學生上街,一人還死亡的狀況發生。

我自己的態度是不要這樣的課綱,或是這次課綱爭議可以編入教材內,讓學生知道臺灣目前的認同有很多爭議(更別說原住民族占了課綱多少...),是因為來自上社會科的實際經驗,因為有許多城鄉差距,其實學生的學習資源很弱,更何況有些人高中以後就再也不碰歷史,以現在的上課實務和考試制度,老實說對學生影響都很大。

這些激盪加上看過不少人的討論,我的想法做個歸納,就是之前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政策上,無法謹慎地面對戰後的問題(太平洋戰爭打完了,可是國共內戰還沒打完!?),當時又因為內戰,將中華文化定為一尊,同時意圖抹滅日本殖民時的記憶,無論好壞的記憶多半被噤聲,導致不少人現今無法理解日治時代的殖民下到底有什麼問題,甚至互相傷害,郝柏村的皇民說就是個具體的呈現,現在的課綱爭議對我來說,也都是前面沒有處理好的問題,現在爆發出來只是剛好。

日治時期,是殖民,那其他部分又是不是殖民?雖然這種東西考試不考,可是我認為這是現在文化政策上,可以思考的點,雖然現在有國民記憶庫,可是教育上面要怎麼運用,老師的功力也很重要。我自己是在想,如果文化機構的日常就是策展和工作培例,有沒有個好策略讓大家理解爭議的所在,進而可以尋求和解,又可以在日常的展演或培訓中,不要撇過去避免爭議都不談?

否則每四年痛一次,都還會再繼續復發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