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日本殖民時代在台灣史上的意義

最近找些檔案或影片來看,超有趣的~我找到了吳密察老師的演講來看,不曉得大家看臺灣史的時候會看看哪些人的書籍。

日本到底在臺灣殖民來說有什麼意義?我們會不會忘了什麼歷史背景?

考試時不見得會考,但是我還是認為超重要。日本的殖民地韓國和臺灣在考題上有比較過兩者的不同。但是日本的時空環境是什麼?我當初讀的時候並不清楚。





https://youtu.be/UJlz9yb3SjQ

吳老師演講的時候有提到一些事情,我做了筆記,這是一些想法,有夾雜到一點吳老師演講時的觀點,不太精準,但是我覺得還事先記下來以防萬一,要錯也是我錯,和吳老師沒有關係啦...

1.歷史上我們很難知道真相,連兩顆子彈那麼近的事情,留下那麼多資料,還請專人來分析,都不會有人相信,更何況是幾百年前的事情,留下來的文獻就那麼多,要知道可以留下來的東西,都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清朝統治時期留下來的公文書,林爽文事件才發生幾年就占掉不少比例,也就是說很多事情官方認為不重要或沒紀錄或遺失文件,經過那麼多的篩選,最後你看到的才這樣子而已,文獻真的要好好保存呀。

2.老師曾經受邀到臺灣吧,被提問到臺灣差點被賣掉(!)的事情,當時有點像那種清朝要不要棄台的那種感覺。不過當時日本也才剛進入被世界承認是強國的階段,明治維新後連政體文化等都要模仿西洋,所以老實說剛接到一塊土地可以治理,還真的沒有任何經驗。日本不像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一樣,難怪經營下去感覺會虧本後,就會有賣掉的聲音出現。

讀臺灣史的時候,要注意當時的世界大勢,作出一個好的年表,會很好用。如果總是用中國大陸觀點來看,有時候會很片面。

3.統治初期日本沒有用到保甲制度,統治幾年後才順應民意施行了保甲制。這點和以往的認知有點不一樣...搞不好過幾年的研究又把前幾年的研究給推翻...

4.日本政府聰明的地方就是統一的師資培育制度,教育全用日語。這一點讓臺灣有了共通的語言,有了共通的意識。這種共通性,在日本剛接收臺灣時,幾乎是沒有的,制度上各地都不太統一。要成就一個現代化國家,要作的基礎工作真的很多。

要知道以前交通不便,當時的度量衡幾乎都是區域商業組織說了算,根本統一不起來。更不用說在地方事務上,地方土豪仕紳都是管理一般民眾事務的人,不像日本警察行政司法衛生等等都一把抓,全臺跑透透,只是地方勢力做黑的比較多或做白的比較多而已。

5.日本的殖民統治(外來政權),也是有人支持才可以順利進行下去,臺灣人不是不聰明,只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以往文人要見個巡撫恐怕吃閉門羹的機會很大,現在見到總督或官員好歹也會禮遇一下,總之是個雖不滿意但能接受的狀態。

一開始不支持的人,日本沒實力只好綏靖,要知道要滅了別人也要有成本,先摸頭再說,等到實力夠了,就一次全部幹掉。不過對老百姓來說,那些地方豪強,也不過就是土匪,只是官方不承認而已。

6.林獻堂抗日立場看起來有點搖擺不定,不過立場就是和日本相反,從要求相同待遇(同化)到不同待遇(反同化)都是同一個人,難怪大家看起來會有點錯亂。敵方認為有利的才會去做,總之就是不讓對方得逞就對了。

7.臺灣一體化還包括了文字,以往使用文字只有官員或文人才能用,大家學了日語,加上還開了報紙,每天都有稿量需求,民眾也能夠投報,這一點點的文字流通,打破了以往上層階級壟斷文字的現象。

8.產業政策就是日本說了算,這的確是殖民地的悲哀,不管是官方鼓勵種糖、米還是地瓜,農夫也是要考慮地力充分利用的問題,不得不施肥,要考慮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源等問題。農業上有人可以用,所以當初大學的農業分科很細,技術、育種和機具都要有人才培訓的機制。臺灣大學的歷史,也是日本殖民臺灣的縮影...

當初米糖都是殖民政府先確認的產業方向,產業鍊上基本上是:臺灣農民種植→政府收購→日本國民消費。這樣子的錢都不會流到外國去,其實臺灣農民的種糖成本可沒有比爪哇還低,只是日本用了關稅保護這一招把外國糖業原料擋在外面。

後來臺灣人看懂了這個遊戲規則,於是玩起了循法鬥法這一招,政府收購不可以那麼便宜,價錢也是要和農民談。



臺灣史非常有趣,在我的時代,它離我們太遠,現在還算是有機會可以補救。只不過我的感覺,臺灣史一直都不是什麼考試上的顯學,至少題目的比例在世界史上面本來就不太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