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爆炸、小黑丸和pm2.5

最近去上點環境教育的課程,前陣子的大陸柴靜的「蒼穹之下」也非常有名,我覺得可以搭配一起去看PM2.5的事情。
對了,最近不是又有個地方爆了?假設附近有沒有被發現的遺址,一切也就沒了。


天津爆炸案網路上都有影片,三次爆炸的威力真是驚人,大致上得到的消息多是指化學物品爆炸,然後就開始傳說有害物質會飄到臺灣,這個嘛...

環保署都有監測空氣的狀況,北部今天上午看是還好,扣掉偵測不到的東西和不屬於法令該監測的之外,空氣汙染中仍然有許多微粒是平常不易察覺的。不過大體上的原因都是因為人造而成,如工業革命後大量的煤炭燃燒,加上汽機車排放和工業廢棄物,導致更多汙染源。先前就有上新聞說中部有小黑丸我突然想到這對文化資產有什麼影響。

我不太曉得我國對於環境汙染(尤其是空汙還有各種不同的氣體),有沒有研究對磚造、石材、陶製品等材質的損害,甚至是官方報告,科技探秘是近期文化部文資局的展覽,但是實務上多半有些很難處理的問題,比如說高度汙染區的一些文資管理者,他要如何監控,如何和文資局請求申請專業儀器檢測文化資產的問題?政府能公開汙染區就很厲害了,可是文資基本上因為地緣關係或是文化脈絡,很難搬家,所以本身要能夠有抗汙(?)和清潔的能力,因果關係很明確的,比如說廟宇,煙霧和溫濕度的影響,繪畫容易被汙染物覆蓋,就比較容易進行修繕和檢查。

全面性的風險評估地圖變得很有必要,因為文化資產基本上多希望從可先預防的部分先著手,以免一次的毀壞造成永遠救不回來的悲劇,如空氣污染、地震、水災,這些不見得會當下造成什麼損傷,但如果放著不管,建築物有可能逐漸的頹圮,一般保養也僅限清理或外包給清潔公司。可是對於氣候和更廣範圍的環境監測,目前看來是有幾場研討會,但沒有什麼相關的可操作性資料,至少文資局近年來看來要啟動這方面的計畫,科技部也有「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與資訊平台建置」計畫,到時候可能需要和氣象局和環保署一起配合。不過我不知道會不會面對污染廠商就縮手,至少官方要能夠依法取締相關業者,這不僅是關於文化資產的健康,也是關注人民的健康。

對於私人的文化資產管理人、所有人、使用人可能比較沒有資源和經驗,這一方面也希望除了監控資料外,相關人員也應該要提供可操作的手冊或是方案,讓一些志工或是文化社團一起維護文化資產,否則以縣市財政的優先度,大概很難有個長久的人員可以駐守、定期研究或委託有公信力的單位撰寫相關的報告供其他單位參考。

比如在發現汙染源後,是否相關的單位有警告機制,通知區域內的建築要開始注意暫時性的保護措施,比如說增加清洗次數、減少日曬範圍,什麼材質可用於清洗或保護?這些要是都委外發包的話,有時候時間要注意,否則緩不濟急。

不過根據最近新聞各地文化局又開始炒經費不夠的問題,想當然耳多是外包,接下來就是如何監督的點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