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近期新聞和資訊整理5

最近不就是啊川普成了總統、鮑布獲獎、泰國總統去世、還有金鐘獎等等議題...

截圖來源
http://cn.nytimes.com/usa/20161110/trump-president-asia-china-japan/zh-hant/


電視劇的偏食情境?其實不意外,得了獎才知道好看,我們的確長期以來中日韓劇大佔市場,連我家人都在看X月傳,問體嚴重,很難立桿見影,大家人才都出去了,該怎麼辦呢?




不過我先打個預防針,因為我的標題「近期」二字,只要沒有超過五年都是近期XD


初聽到這個問題時我還有點迷糊聽不太懂,後來才恍然大悟,這位首長根本沒有使用過臉書,不知道臉書可以設定朋友層級,哪些資訊要給哪些人看到是可以設定的,也壓根不曉得,打卡、上傳照片或是貼文分享政見或觀點看法都得自己來,更不清楚個人帳號和粉絲團的經營是兩碼事。
政府體制和外面有落差,甚至是等到有事情出現已經來不及了,拜託人家新加坡都要用facebook workplace,台灣都還在用IE萬年不變,有部分公務員甚至打字速度非常慢用手改反而比較快,狀況就是不一樣。我不能說哪邊比較好,我只能說目前政府也不可能很快,涉及到保密、法令和資訊傳播的習性,台灣還會有一段路要走。

這和文化也會有關係,畢竟如果文化部以後要和科技結合,我認為重要的不只是技術(我們公務體系搞不好多數人對技術的認知都看不到人家的車尾燈),連使用者習慣都要好好考慮。畢竟現在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幫人省時間,可能比連續提供訊息重要更多。


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單一的,我列出以下幾點說明公家機關喜歡找教授當評審委員原因:
1.很少人時間那麼多,大學教授的課較少,因此時間夠多可以當評審委員。
2.如果公家機關自己審查,那麼就會有人說黑箱審查,所以為了避嫌,所以公家機關喜歡找外部公正人士來審查,而大學教授剛好有這樣的「公正人士」形象,因此公家機關最喜歡找教授當評審委員。
3.找了大學教授當評審,有責任的時候就是教授的責任,和承辦人員無關。


贏了報告就輸了全世界,之前的教師評鑑和訪視等制度已經讓不少老師爆氣,你求人次就只會得到人次,找這些外人來審查,走馬看花一下就要準備堆積如山文件疲於奔命,結果教學的正務反而縮水,目地手段完全混淆。文化也是一樣,你求場館來館人次,那地方小館就會被犧牲,這並不合理。文化再現歷史現場真的好嗎?我也是有點疑惑的。


我認為一味鼓吹熱血或許不是那麼負責的行為,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源承擔結果。夢想,不見得跪著就可以走完。如果人們更早瞭解困境,會不會痛苦就能減少一些?這是我至今仍在思考的問題。
這個文章提到了一個紀錄片談談堅持夢想的窘境,人會付出代價,我一貫的基調在這個部落格非常簡單,除了個人的觀察外,還有提提時間和代價,也不是勸進或勸退,而是要大家真實衡量如果考要做什麼,沒錢了先賺點錢再考也可以,不要讓自己的人生五六年都卡在考試,加上看到考不上的人選擇自我了斷,真的很痛心。

這是因為我的教師夢碎,浪費國家資源,實在很丟臉,如果要做自我想做的事情,有些困難都可以理解,普遍藝文工作低薪化,家裡環境又不可能允許,所以國考是一條路。我也不是要說一定要高成本完成國考,每個人狀況不同,怎麼會勸你放棄工作就去考?破釜沉舟,有些人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在養...

希望大家如果真的有困難,去問問社會局或勞動局找找工作,我記得當時我考不上真的有點絕望地要去報相關技能研習,不過這也是逼我自己要好好認真面對失敗這件事情。

感謝收看,時事我如果不是被壓榨太過頭,多少會更新的。

留言